自动扶梯梯级链、附件和链轮
JB/T
8545—1997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工业部1997—04—15批准 1998—01—01实施
前 言
本标准由全国链传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吉林工业大学链传动研究所、杭州盾牌链传动(集团)公司。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大港石油管理局总机械厂、武进链条厂、上海长江链条厂。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孟祥宾、李大民、王彦平、谈光诚。
本标准参加起草人:张汉生、赵塞良、隋学民。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自动扶梯用梯级链的规格、尺寸、链长精度、极限拉伸载荷、附件型式和链轮参数。
本标准适用于自动扶梯带有梯级的输送链,同时也适用于自动人行通道的输送链。
2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ISO 606:1994 传动用短节距精密滚子链条和链轮
3
链条
3.1 定义
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3.1.1 链长同步精度
同一台自动扶梯上的两条梯级链,在本标准规定的测量长度内,实际链长的差值。
3.1.2 梯级距
安装一个梯级所需的链条长度。梯级距是梯级链名义节距的整数倍。
3.1.3 梯级距同步精度
安装同一个梯级的两条链条实际长度的差值。
3.1.4 链条的其他术语
链条的其他术语见图1、图2和表1、表2。
3.2 结构型式与尺寸
梯级链的基本结构见图1、图2。梯级链的主要尺寸应符合表1和表2的规定。表中规定的最大和最小尺寸是为了保证不同厂家制造的梯级链节具有互换性,它们是互换性极限尺寸,不是制造时的公差。
图1 梯级链基本结构
根据用户要求,可将链板或滚子做成图2或其他形状。铆头型式也可根据用户要求确定,但必须保证铆头牢固度。
梯级链(8字型链板)
梯级链(大滚子或带轴承的滚子)
图2 梯级链的其他型式
表1 链条主要尺寸、测量载荷、抗拉载荷及附件型式
(适用于梯级距为400mm的自动扶梯)
链条编号 |
节距p mm |
滚子外径 d1 max mm |
内链节内宽 b1 min mm |
销轴直径 d2 max mm |
内链板高 h2 max mm |
内链节外宽 b2 min mm |
外链节内宽 b3 min mm |
套筒内径 d3 min mm |
销轴长度 b4 max mm |
测量载荷 N |
抗拉载荷 min kN |
附件型式 |
梯级距 t |
|
链节数 |
长度 mm |
|||||||||||||
ST66 |
66.7 |
25.4 |
20.6 |
9.54 |
30 |
28.6 |
28.8 |
9.59 |
41.0 |
4410 |
88.2 |
Y |
6 |
400 |
ST100A |
100 |
25.4 |
25.4 |
11.06 |
32 |
35.4 |
35.6 |
11.11 |
50.2 |
5880 |
117.6 |
D、Y |
4 |
400 |
ST100B |
100 |
25.4 |
25.4 |
12.67 |
38 |
37 |
37.2 |
12.72 |
54.0 |
8820 |
176.4 |
D、Y |
4 |
400 |
ST100C |
100 |
25.4 |
25.4 |
14.63 |
40 |
37.7 |
37.9 |
14.69 |
53.0 |
11070 |
221.5 |
W |
4 |
400 |
ST100D |
100 |
34.3 |
34.3 |
20.50 |
50 |
50.8 |
60.0 |
20.55 |
73.5 |
12740 |
254.8 |
W |
4 |
400 |
ST100E |
100 |
48.26 |
45.7 |
29.23 |
65 |
65.8 |
66.0 |
29.28 |
94.1 |
22050 |
441.0 |
W |
4 |
400 |
ST100F |
100 |
52 |
27.5 |
30.00 |
70.5 |
37.5 |
37.7 |
30.30 |
58.0 |
12250 |
245.0 |
W |
4 |
400 |
ST133 |
133.33 |
70 |
27.0 |
14.63 |
40.5 |
38.1 |
38.3 |
14.72 |
54.8 |
9000 |
180.0 |
D |
3 |
400 |
注:止锁件附加宽度由生产厂与用户商定。 |
表2 链条主要尺寸、测量载荷、抗拉载荷及附件型式
(适用于梯级距为406.4mm和其他梯级距的自动扶梯)
链条编号 |
节距p mm |
滚子外径 d1 max mm |
内链节内宽 b1 min mm |
销轴直径 d2 max mm |
内链板高 h2 max mm |
内链节外宽 b2 min mm |
外链节内宽 b3 min mm |
套筒内径 d3 min mm |
销轴长度 b4 max mm |
测量载荷 N |
抗拉载荷 min kN |
附件型式 |
梯级距 t |
|
链节数 |
长度 mm |
|||||||||||||
ST67A |
67.73 |
28.0 |
15.8 |
11.11 |
28.0 |
24.1 |
24.3 |
11.16 |
40.0 |
2940 |
58.8 |
Y |
6 |
406.4 |
ST67B |
67.73 |
28.0 |
25.4 |
14.27 |
38.5 |
35.4 |
35.6 |
14.32 |
51.0 |
7400 |
148 |
Y |
6 |
406.4 |
ST67C |
67.73 |
28.0 |
30.7 |
14.29 |
48.26 |
40.7 |
40.9 |
14.34 |
58.0 |
6860 |
137.2 |
Y |
6 |
406.4 |
ST68 |
68.40 |
32.0 |
20.7 |
14.29 |
38.5 |
30.5 |
30.7 |
14.34 |
46.0 |
6500 |
130.0 |
Y |
6 |
410.4 |
ST101A |
101.60 |
25.4 |
22.2 |
14.27 |
40.0 |
31.8 |
32.0 |
14.32 |
46.0 |
8890 |
177.9 |
D |
4 |
406.4 |
ST101B |
101.60 |
38.1 |
35.8 |
19.8 |
50.0 |
50.0 |
50.2 |
19.85 |
64.0 |
14700 |
294.0 |
Y |
4 |
406.4 |
ST135A |
135.46 |
70.0 |
27.0 |
14.63 |
45.2 |
38.1 |
38.3 |
14.72 |
53.0 |
7150 |
143.0 |
D |
3 |
406.4 |
ST135B |
135.46 |
76.4 |
24.0 |
15.0 |
35.0 |
34.3 |
34.5 |
15.05 |
50.0 |
4500 |
90.0 |
D |
3 |
406.4 |
ST135C |
135.73 |
76.2 |
24.0 |
12.7 |
35.0 |
34.3 |
34.5 |
12.75 |
50.0 |
6040 |
120.9 |
D |
3 |
407.2 |
注:止锁件附加宽度由生产厂与用户商定。 |
3.3 标记方法
梯级链的标记规定如下:
标记示例:
按本标准制造的梯级链、节距100,顺序符号为F,附件型式为W型,每条248节,其标记为:
ST100FW×248 JB/T 8545
3.4 抗拉载荷
制造厂必须对每批梯级链进行抗拉载荷试验。
试验链段长度至少应保持3个自由链节且两端应为内链节。链段两端用销轴穿过链板孔或套筒与试验机的夹头相连接。夹头设计应使被试链段的附加载荷最小,其具体型式由制造厂确定。
试样如在与夹头相连处破坏,则该试验无效。
3.5 链长精度
链条的长度精度应包括每条链条的链长偏差,同一台自动扶梯上一对梯级链的链长同步精度和梯级距的同步精度。本标准所规定的同步精度要求是最低要求,制造厂可以根据用户要求和自己的制造水平提高这一要求。
3.5,1 链长偏差
测得的实际链长偏差值,不超过相对于测量长度名义尺寸的%。供测量用的链条长度应不小于5个梯节距,链条应在未润滑的状态下沿全长支撑平直。施加的测量载荷应符合表1和表2的规定。
3.5.2 链长同步精度
链长同步精度不应超过0.4mm。
3.5.3 梯级距同步精度
梯级距同步精度不应超过0.4mm。
3.6 销轴和连接形式
销轴端部应牢固联结在外链板上。根据所带附件的形式,在必要的地方安装可拆链节。
3.7 过渡链节
过渡链节是专门为获得奇数链节而设置的(见图3)。
3.8 标志
链条和外包装应作如下标志:
a)制造厂名或商标;
b)表1和表2中的链号。
图3 过渡链节
4
附件
为了安装扶梯的梯级而设置附件。根据扶梯制造厂的要求可将附件分成D、W和Y三种型式。附件的结构和名称见图4。附件的尺寸和要求可与扶梯制造厂商定。
空心销轴型(W型)
销轴加长型(D型)
内链节带孔型(Y型)
图4 附件的三种型式
5
链轮
5.1 定义
链轮的定义分别列于图5、图6和下面各条。
ba—齿侧倒角;p—链条节距;bf—齿宽;ra—齿侧凸缘圆角半径;d—分度圆直径;re—齿面圆弧半径;da—齿顶圆直径;ri—齿沟圆弧半径;df—齿根圆直径;rx—齿侧倒角半径;dg—最大齿侧凸缘直径;z—有效齿数;d1—最大滚子直径;α—齿沟角;ha—分度圆弦齿高。
图5 齿槽形状与轴向齿廓
5.2 齿形和尺寸
5.2.1 分度圆直径: d=p/sin(180°/z)
5.2.2 量柱直径:
dR=d1max 公差为mm
5.2.3 齿根圆直径: df=d—d1max 公差为h11
5.2.4 量柱测量距
对偶数齿的链轮: MR=d+dRmin
对奇数齿的链轮: MR=d·cos(90°/z)+dRmin
测量偶数齿的量柱距离须将两个量柱放在相对称的两个齿槽中;
测量奇数齿的量柱距离须将两个量柱放在最接近于对称的两个齿槽中;
两量柱距离的极限偏差与相应的齿根圆直径的偏差相同。
dR—量柱直径;d—分度圆直径;MR—量柱测量距;df—齿根圆直径:p—弦节距,等于链条节距。
图6 量柱测量距
5.2.5 齿顶圆直径和齿高
本标准对齿顶圆不作规定,但齿顶的高度不得超过分度圆弦线以上内链板的高度。
5.2.6 端面齿槽形状
用切削刀具或等同方法加工而成的实际齿槽形状,其齿廓应位于最小齿槽形状和最大齿槽形状之间。对于带Y型附件的梯级链所配用的链轮齿形需根据链条做成图7的形式。链轮的齿数应是附件相隔链节数的整数倍。
图7 带Y型附件所配用的链轮齿形
5.2.6.1 最小齿槽形状
remax=0.12d1(z+2)
rimin=0.505d1
αmax=140°—(90°/z)
5.2.6.2 最大齿槽形状
remin=0.008d1(z2+180)
αmin=120°—(90°/z)
5.2.7 轴向齿廓
5.2.7.1 齿宽: bfmax=0.9b1—1
bfmin=0.87b1—1.7mm bf的公差用h14
5.2.7.2 齿侧倒角半径: rx=1.6b1
5.2.7.3 齿侧倒角宽;
ba=0.16b1
5.2.7.4 最大齿侧凸缘直径: dg=p·cot(180°/z)—h2—2ra
对于大滚子链条,式中的内链板高h2应改为滚子直径d1。
当链条附件型式为Y型时,h2的值应为带孔内链板的高度。
5.2.8 径向跳动
孔和齿根圆间的径向跳动不应超过10级精度。
5.2.9 端面跳动
孔和齿侧的轴向跳动不应超过10级精度。
5.3 孔公差
孔的公差一般取H8,也可根据制造厂和用户间的协议另定。
5.4 标志
链轮与外包装须打印下列标志:
a)制造厂名或商标;
b)齿数;
c)链条代号。